-
《破•地獄》影評:當儀式點亮黑暗,活人學會與不可承受之重和解
——人物,是人心的鏡子;地獄,是人間的投影。 一、寫在前面:地獄不在地下,而在人心深處 在我們的文化裡,「破地獄」常被視為超渡亡靈的儀式。但《破·地獄》 這部電影讓這句話成為了一種靈魂的寓言破的不是地獄,而是恐懼; 渡的不是亡者,而是仍在世間懸掛的心。 導演陳茂賢以香港殯...
-
樂觀不是天生,而是練出來的:給想靠自己不再受苦的你
—當你學會相信自己的力量,世界也會變得溫柔 一、前言:朋友都說我很樂觀,但我也曾走過黑暗 「你怎麼能這麼樂觀啊?」我常聽朋友這樣問我。 有時他們在低潮裡,會傳訊息說:「我好羨慕你,好像什麼事都打不倒你。」 我總是笑笑回答:「其實我也會難過,只是我學會怎麼和難過相處。」 我不是天生樂觀的...
-
EP04|薩索夫的莫什萊布與醉漢的對話:學會聽懂對方真正要的答案
🎧 《靈性寓言故事》EP04 預告 有一天,薩索夫的莫什萊布聽見一名醉漢與朋友的對話。 卻在那段談話裡,突然明白 真正的愛,不是急著給答案, 而是願意聽懂別人話裡的用意、情緒與需要。 這一集,我想陪你一起練習「理解」: 當我們停止糾正與指導, 反而更能聽見一個靈魂真正想說...
-
-
擁有比較多,就需要幫助別人比較多嗎?
一、前言:當善良變成一種壓力 我們從小被教育要「樂於助人」。當別人需要幫忙時,伸出援手似乎是 理所當然的美德。但隨著年紀增長,你是否也曾感覺到:幫助別人, 不再只是出於真心的願意,而是一種社會的期望、一種被預設的角色? 有人說:「你比較有能力,應該多幫一點。」 有人暗示:「你人那麼好,...
-
《化外之醫》影評|當跨越國界,我們能否跨越偏見?
一場關於身分、階級與人性尊嚴的反思 一、那位來自越南的醫師:他闖入的,不只是手術室 范文寧,一位越南籍整形外科醫師,為了支付母親的醫療費用, 被迫隱瞞身分、在台灣非法行醫。劇中,他的手術刀能修復破碎的皮膚, 卻無法修補社會的偏見。當一個外國人、即使擁有高超技術,仍被視為...
-
EP03|螞蟻與蚱蜢:學會在努力與享受之間找到平衡
🎧 《靈性寓言故事》EP03 預告 我們都聽過螞蟻與蚱蜢的故事 螞蟻不停地工作、為未來準備, 而蚱蜢只想歌唱、享受當下。 但長大後才明白, 生活不是只有一種正確方式。 有時我們太像螞蟻,忙到忘記呼吸; 有時又太像蚱蜢,快樂卻沒有根。 這一集,我想陪你重新理解「平衡」的意義: 自律與放鬆...
-
💫 堅強的背後,不是勇敢,而是一次次的不得不
環境逼著你長大,也讓你成為更懂自己的人。 序章:那些被生活逼出來的堅強 我們總以為,堅強是一種性格。有人天生勇敢、有人天生淡定,但後來我發現 所謂的堅強,大多不是選擇,而是結果。那是一種在「沒有退路」的情況下, 被迫練出來的能力。社會喜歡讚美堅強。「你很棒啊...
-
成長不是變得完美,而是學會面對不完美的自己
一、真正的成長,不是變得更厲害,而是更真實 有一段時間,我以為「成長」的意思,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好。更理性、 更懂事、更不受情緒影響。 我學會了控制表情、壓抑情緒,甚至練就了一副「沒事」的樣子。直到有一天, 我突然在鏡子前問自己:「你真的快樂嗎?」 我發現我一直努力成為別人...
-
「我好累」不是懶惰,而是情緒超載的訊號
一、情緒耗竭的開端:那句被忽略的『我好累』 那天晚上,我坐在床邊,手機螢幕的亮光照在臉上。訊息一則一則跳出來, 團隊的討論、客戶的回覆、明天會議的提醒。明明知道要去看、要去回, 但那一刻,手就是動不了。我盯著螢幕,腦袋像被掏空一樣。不是沒事可做, 而是什麼都不想做。心裡只浮出一句話「我好累。」 不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