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Netflix《下流正義》觀後心得:一部超越法律的劇,講友情、信任與正義的灰色地帶
一部法律劇,卻溫暖到心裡 Netflix 的《下流正義律師》(The Lincoln Lawyer),改編自麥可·康奈利的小說, 本來是一部以法律攻防為核心的影集。 在法庭上,主角米克·哈勒(Mickey Haller)是一位銳利又不失風度的辯護律師, 他的...
-
抱怨 vs. 陳述事實:差別在哪裡?你分得出來嗎?
在日常生活裡,我們常常會聽到,也會親身參與「抱怨」。 「工作太多」、「老闆不體貼」、「天氣好熱」、「台灣的交通好亂」…… 抱怨似乎是一種自然反應,但它真的只是「愛嫌」那麼簡單嗎? 其實,抱怨背後隱藏著更深的心理邏輯。理解它,不僅能幫助我們看清自己, 也能學會把能量用在更正向的地方。 一、為什麼我們總...
-
勇敢的善意:當你先選擇微笑,世界會悄悄回應
善意,是一種勇敢 在這個節奏快速、競爭激烈的社會裡,很多人逐漸收起了自己的善意。 因為害怕被誤解、被拒絕、被利用,人們往往選擇冷漠或沈默, 認為那才是最安全的自我保護方式。 然而,真正的勇敢,不是築起高牆,而是在清楚界線的前提下, 依然選擇釋放善意。這樣的善...
-
言論自由不是想說就說:鍵盤背後的責任與界線
網路讓我們更自由,但也更危險 在網路世界,每個人都有一支「麥克風」🎤。我們可以輕易地在社群平台上發表意見、 留言評論,甚至對公共議題大聲表態。這種便利讓言論自由前所未有地擴張, 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惡意留言 人身攻擊 假消息傳播 於是,「言論自...
-
觸目驚心的車禍,卻讓我看見社會的美好
當人生在瞬間改變 很多時候,我們總以為意外離自己很遙遠。直到那天車禍發生, 我才真切體會到「人生無常」這四個字。事故發生的瞬間,我的大腦一片空白, 連最基本的報警電話都想不起來幾號。那種無助感,讓人觸目驚心。然而, 讓我更震撼的不是車禍本身,而是在這場意外裡,我感受到了一...
-
學會尊重每個人的選擇:價值觀沒有標準答案
為什麼我們總想找「正確答案」? 在人生的選擇上,我們常聽見這樣的聲音: 「這樣做才對!」、「那樣的人生才是正確的!」、「你怎麼可以不這麼想?」 社會、家庭、朋友,甚至網路輿論,總是習慣把價值觀劃分成「對」或「錯」。 然而,真相是價值觀沒有是非對錯...
-
《我談的那場戀愛》觀影心得|吳君如 × 張天賦,當謊言化作真心時,愛情是否依然成立?
《我談的那場戀愛》是一部結合網絡情騙與愛情元素的香港電影,由吳君如與張天賦主演。 本篇觀影心得將從愛情與謊言的邊界、角色孤獨、社會現象與人生啟發四大角度,深入探討這部作品的魅力與省思。 一、初遇這部電影:社群片段引發的好奇 最初吸引我的,並不是電影院的大型宣傳海報,也不是完整的官方預告片, 而是某一...
-
《Past Lives/過往人生》觀影心得:命運的擦肩與人生的選擇
命運的擦肩與人生的選擇 《Past Lives》是一部極度內斂卻深刻的電影。它講述了兩個青梅竹馬的故事: Na Young(後來移民後改名為 Nora)與 Hae Sung,因為移民而被迫分開, 長大後在不同國家、不同語言中繼續人生。多年後,他們在網路上重...
-
幾歲要賺多少才算成功?收入真的能代表人生價值嗎?
被「幾歲該賺多少」綁架的現代人 在這個社會,我們很常聽到這樣的評語: 「你都 30 歲了,怎麼薪水還這麼低?」 「快 40 了還在租房,會不會太失敗?」 「年紀一大把還賺這麼少,你不覺得丟臉嗎?」 這些話的背後,透露出一種「年齡與收入掛鉤」的隱形規則。似乎一個人活到某個年紀, 如果沒有...
-
當別人生氣時,我該怎麼做?不隨波動的情緒智慧
生活中,我們難免會遇到別人的情緒。有時候是一句不耐煩的回應, 有時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怒吼。面對這樣的狀況,你是不是常常覺得: 「明明不是我的錯,為什麼要被這樣對待?」 「我不想被影響,但就是忍不住火氣也上來了。」 學會「不隨別人情緒起舞」,其實是一種情緒智慧。這並不代表冷漠或忽視, 而是讓自己在對方...